升堂入室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ēng táng rù shì
基本解释 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升堂入室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直率,喜欢弹瑟,不爱读书,孔子开导他,他决定认真读书与弹瑟。他弹瑟的声音充满杀气,孔子给予纠正并表扬他:“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已经有一定成就,但没到最高境界。”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适逢其会 | 唐 薛用弱《集异记 李子牟》:“子牟客游荆门,适逢其会。” |
| 胆小怕事 | 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
| 先自隗始 | 《战国策·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
| 无往不克 | 《通典·食货》:“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 |
| 负德辜恩 | 汉·李陵《答苏武书》:“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
| 五颜六色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
| 首善之区 | 鲁迅《彷徨 示众》:“首善之区的西域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 |
| 独行其是 | 茅盾《子夜》七:“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尤其在东方,他有两个劲敌。” |
| 食不糊口 | 唐·陈子昂《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流亡初复,贫鞠兼半,食不糊口,力未赡农。” |
| 顺水推舟 |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舟,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