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不相识的成语故事


拼音 sù bù xiāng shí

基本解释 向来不认识。素:平时;识:了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瑁传》:“及同郡徐原,爱居会稽,素不相识,临死遗书,托以孤弱。”


素不相识的典故

三国时期,吴国人陆逊的弟弟陆瑁性情豪爽,心地善良,同郡的徐厚和他一样为人耿直,虽与他素不相识,但非常仰慕他的为人,临终时留下遗书,把儿女托付给陆瑁。陆瑁待他们如同自己的亲骨肉,让他们受良好的教育。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众心归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随世宗征伐,屡建大功,众心归附。”
分别部居 汉·史游《急就篇》卷一:“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
更深夜静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益州西睦和尚》:“更深夜静,共伊相商。”
雁过拨毛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他既没那‘雁过拨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怎么好好儿的把人家拆了个稀烂。”
用夏变夷 《孟子 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
死有余辜 东汉 班固《汉书 路温舒传》:“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铭感五内
饮血茹毛 《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懊悔无及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能说善道 黄药眠《自纪篇》:“他们都是能说善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