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不惧的成语故事


拼音 yǒng zhě bù jù

基本解释 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出处 《论语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勇者不惧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无事,与弟子讨论修身之事。孔子认为做“士”要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好,士分三类:“不辱君命,为国效力;孝悌兼备,乡邻模范;言信行果,千金一诺。”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声求气应 《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出而万物睹。”
参辰卯酉 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我觑着那珠翠金银,我可便浑如似参辰卯酉。”
鹤吊陶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忽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仪服鲜异,知非常人,遣随视之,但见双鹤冲天而去。”
寿陵匍匐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可谓寿陵匍匐,非复邯郸之步。”
好言好语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我晓得乡下人是刁恶不过,好言好语不肯听的!”
众毁销骨 宋 李纲《宫词谢表》:“众毁销骨,虽贻投抒之嗟;太阳中天,必冀容光之照。”
担当不起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回:“包怀原是谨慎之人,既有百万之称,自恐担当不起。”
玉碎花消
挥汗成雨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不安其室 《诗经·邺风·凯风·序》:“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