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垢纳污的成语故事


拼音 cáng gòu nà wū

基本解释 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藏垢纳污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庄王因为使臣申舟在宋国被杀,就发兵攻打宋国。宋国派乐婴齐到晋国求救,晋景公听从大臣伯宗的藏垢纳污的建议,坐视不救,纵容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只好靠自己的力量与楚国协商求和。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随乡入俗 明·汤显祖《邯郸记·望幸》:“则怕珍羞不齐,老皇帝也只得随乡入俗了。”
言者弗知 《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贵行不贵言也。驷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
鸿图华构 明·张居正《宫殿纪》:“高皇帝定鼎金陵,文皇帝建都燕蓟,我皇上龙飞襄郢,三大都在寰宇间,皆据百二之雄胜,萃岳渎之灵秀。鸿图华构,鼎峙于南北。”
掎挈司诈 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掎挈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
悬鞀建铎 语出《淮南子 氾论训》:“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鞀,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鞀。”
尸利素餐 《孔丛子·论势》:“尸利素餐,吾罪深矣。”
聚沙之年 唐·于志宁《大唐西域记序》:“奇阙之岁,霞轩月举;聚沙之年,兰薰桂馥。”
从者如云 宋·陈亮《祭陈肖夫文》:“从者如云,得者宁几?”
市井无赖 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
敲骨榨髓 柯岩《天涯何处无芳草》:“一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敲骨榨髓,受尽欺凌的阿琦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