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成语故事


拼音 tiān wǎng huī huī,shū ér bù lòu

基本解释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73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典故

春秋时期,大哲学家老子认为人世上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命运已经安排好了的东西,人们想改变它是不可能的,只能顺从自然的摆布,不要去争取,这样反而得不到什么好处,说不定还会有害处,这就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备位充数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
视死犹归 晋·葛洪《抱朴子·弭讼》:“夫不伏之人,视死犹归,血刃之祸,于是将起。”
寸长尺短 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没齿难忘 明 无名氏《四贤记 出家》:“修行报德,慨从我志,没齿难忘。”
无人之境 宋 杨万里《国势中》:“不茸一垒,不置一卒,使寇之去来,如入无人之境。”
半面之交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62回:“我与道友未有半面之交,此语从何而来?”
江流日下 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既经非常之破坏,而无非常之建设以继之,此所以祸乱相寻,江流日下。”
蓬头历齿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
星前月下 元·吕止庵《风入松》套曲:“常欢喜星前月下,休等闲间面北眉南。”
恐遭物议 《梁书·谢几卿传》:“时左丞庚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并肆诞纵,或乘露车历游郊野,既醉则执铎挽歌,不屑物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