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身自好的成语故事
拼音 jié shēn zì hào
基本解释 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洁身自好的典故
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不与同朝贪官同流合污,被人陷害遭到流放。他常常一边走,一边吟唱着楚国的诗歌,心中牵挂着国家大事。一天,屈原来到湘江边。一个渔夫见到他后惊讶地问:“你不就是屈大夫吗?为何落到这般地步?”屈原叹息道:“整个世道都像这泛滥的江水一样浑浊,而我却像山泉一样清澈见底。”渔夫故意说:“世道浑浊,你为什么不搅动泥沙,推波助澜?何苦洁身自好,遭此下场。”屈原说:“我听说一个人洗头后戴帽,先要弹去帽上的灰尘;洗澡后穿衣,先要抖直衣服。我怎么能使自己洁净的身躯被脏物污染呢。”渔夫听这番话后,对屈原正直和高尚的品格十分敬佩,于是唱着歌,划着船离开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休养生息 | 唐 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 |
| 刚毅木讷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
| 直扑无华 | 罗惇曧《文学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词尚整饰,《书》垂《典》《诰》,尤多叶韵,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日直扑无华,遂称复古也。” |
| 积善余庆 | 《周易 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 学海无涯 | 明 张岱《小序》:“学海无边,书囊无底。世间书怎读得尽。” |
| 不见经传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亦甚雅。” |
| 力挽狂澜 | 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
| 黄毛丫头 | 钱钟书《围城》:“为了一个黄毛丫头,就那么愤世嫉俗,真是小题大做!” |
| 鬼设神使 | 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词:“鬼设神使,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
| 心领神会 | 唐 田颖《游雁荡山记》:“将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禅房,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彼已心领神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