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策,走是上计的成语故事
拼音 sān shí liù cè,zǒu shì shàng jì
基本解释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
出处 《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的典故
南北朝时期,齐明帝暴病而死,王敬则仓卒在东面起义,朝廷十分震惊。东昏侯在东宫召集手下密议反叛,派人登楼观察,看到征虏亭发生火灾,说王敬则来了,假装要走。有人告诉王敬则,王敬则讥笑檀道济父子逃走不负责任。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井臼亲操 | 《后汉书·冯衍传下》:“儿女常自操井臼。”《后汉书·滇良传》:“(傅育)食禄数十年,秩奉尽赡给知友,妻子不免操井臼。” |
四方之志 | |
引而伸之 | 《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
破镜重归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侯》:“破镜重归,盟心不改,义实可嘉。” |
狗肺狼心 | 昆曲《十五贯》第二场:“谋财害命拐女人,狗肺狼心!” |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 北齐·刘昼《刘子新论·慎隙》:“尺吲穿堤,能漂一邑;寸烟汇穴,致毁千室。” |
枵腹从公 | 清 李宝嘉《活地狱》:“要想他们毁家纾难,枵腹从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个。” |
尺缕斗粟 | 清·汪琬《新修至德庙碑》:“后世礼教既废,锥刀之末,尺缕斗粟之微,靡所不争。” |
劳师袭远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起根发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