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关人老的成语故事
拼音 yù guān rén lǎo
基本解释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戍守西域,凡三十一年。年老思归,上和帝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原生入玉门关。”后以“玉关人老”借指久戍思归之情。
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戍守西域,凡三十一年。年老思归,上和帝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原生入玉门关。”《宋史·蔡挺传》:“[挺]在渭久,郁郁不自聊,寓意词曲,有‘玉关人老’之叹。”
玉关人老的典故
西汉时期,大将军班超奉命驻守西域边关,抵御匈奴等入侵,守边关31年,匈奴闻之胆颤心寒,不敢冒然出兵。班超年迈,思念中原的家人,于是上书汉和帝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汉和帝于是下诏召他回乡养老。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视死如生 | 汉·晁错《守边劝农疏》:“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 |
| 深文傅会 | 《明史·仁宗纪》:“吏或深文傅会,以致冤滥。” |
| 的的确确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补了缺了。” |
| 强作解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
| 不务正业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
| 裘马轻肥 | 《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
| 宗师案临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贱姓严,舍下就在咫尺。去岁,宗师案临,幸叨岁荐,与我这汤父母是极好的相与。二位老先生,想都是年家故旧?” |
| 饱食思淫欲 | 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35回:“锦衣玉食,合着了俗语饱食思淫欲这句了。” |
| 狼狈周章 | 茅盾《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造成作家们此种忐忑不安、狼狈周章的心情,其直接的原因,不能不说是外来的束缚。” |
| 铭心镂骨 | 唐 柳宗元《谢除柳州刺史表》:“铭心镂骨,无报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