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的成语故事
拼音 liǔ àn huā míng
基本解释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出处 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明的典故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结果陆游被弃。
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诗中有这样两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句既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寄予希望的心境。“柳暗花明”后用来比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为好成歉 | 明 冯梦龙《醒世通言》:“傍人怎知就里,见你少男少女一路同行,嫌疑之际,被人谈论,可不为好成歉,反成一世英雄之玷?” |
三生有幸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 |
春蚓秋蛇 | 《晋书 王羲之传论》:“(萧子云)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
仰之弥高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流金铄石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
逆天暴物 | 《文子·精诚》:“逆天暴物,即日月薄蚀,五星失行,四时相乘,昼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 |
朝乾夕愓 | 语出《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捋虎须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太公道:‘好却甚好,只是不要捋虎须。’” |
救焚益薪 | 清 刘坤一《复李少荃制军》:“所派之营务处何道台,则人更阴狡,以之自辅,是犹救焚而益薪。” |
杅穿皮蠹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杅不穿,皮不蠹,则不出于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