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蟹不如一蟹的成语故事


拼音 yī xiè bù rú yī xiè

基本解释 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出处 宋 苏轼《艾子杂说》:“艾子行于海上……艾子喟然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一蟹不如一蟹的典故

宋代时,有一个叫陶谷的人,字秀实。此人有一种嗜好——爱吃螃蟹。有一次,陶谷奉朝廷派遣出使吴越(五代时十国之一,在今浙江、江苏西南和福建东北部一带),吴越国的忠懿王设宴招待他。因为陶谷喜欢吃螃蟹,所以忠懿王命人在宴席上摆出了各种各样的螃蟹,从大到小,一共摆了十几种。陶谷见状,笑着说:“这可真是一蟹不如一蟹啊!”“一蟹不如一蟹”原意是说螃蟹一只不如一只。后来,人们将其引为成语,常用来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懵然无知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除读书属文外,其它懵然无知。”
佯轮诈败
众心归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随世宗征伐,屡建大功,众心归附。”
分别部居 汉·史游《急就篇》卷一:“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
更深夜静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益州西睦和尚》:“更深夜静,共伊相商。”
雁过拨毛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他既没那‘雁过拨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怎么好好儿的把人家拆了个稀烂。”
用夏变夷 《孟子 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
死有余辜 东汉 班固《汉书 路温舒传》:“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铭感五内
饮血茹毛 《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