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的成语故事


拼音 rú zǐ niú

基本解释 孺子:儿童。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出处 郭小川《登九山》:“人在变,思想在变,多少英雄甘当孺子牛。”


孺子牛的典故

春秋时期,齐景公在空闲时为了引逗庶子荼玩乐,用嘴咬着绳子装成牛让荼牵着走,荼十分高兴,又唱又跳的,一时得意忘形,摔倒在地,齐景公咬得太紧,冷不防把他的几颗牙齿给拉断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剖蚌得珠 明·谢榛《四溟诗话》第四卷:“易若剖蚌得珠,难如破石求玉。”
药石之言 《旧唐书 高季辅传》:“(太宗)特赐钟乳一剂,曰:‘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麟角凤觜 唐 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诗:“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
退旅进旅
置于死地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卑礼厚币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世家》:“惠王数败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一百二十行 《宣和遗事》前集:“[微宗等]无日歌欢作乐,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
五虚六耗 《中国现在记》第九回:“你也晓得,皇上家的钱都是要功归实用的,那里能由你五虚六耗,赚了许多。”
有损无益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赣子》:“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沽伤费,多饮伤身,有损无益也。”
治国齐家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