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暮鼓的成语故事
拼音 chén zhōng mù gǔ
基本解释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 宋 陆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晨钟暮鼓的典故
洛阳附近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长约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万尊,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卢舍那佛,高17米。杜甫作《游龙门奉先寺》描写僧侣的晨钟暮鼓生活:“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狼嗥狗叫 | |
同心一力 |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近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为战,何有不克哉?” |
费心劳力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4回:“三个妖魔,也费心劳力的来报遭信。” |
沿门持钵 | 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当,我却无分了,便至沿门持钵,仰息他人。” |
心为形役 | 晋·陶潜《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多言繁称 | 《韩非子 难言》:“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 |
林寒洞肃 | 北朝 后魏 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习若自然 | 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
百年到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只愿他过了门,两口子和和顺顺的百年到老,我就心安了。” |
刻薄成家 |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