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不成的成语故事


拼音 huà hǔ bù chéng

基本解释 画老虎画不好(画得像只狗)。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出处 东汉 班固《东观汉记》:“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画虎不成的典故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对子侄后辈教育十分严格,希望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欢侄子马严和马敦在别人后面说长道短,他写信《诫兄子严敦书》告诫他们,让他们学杜季良、龙伯高。如果学不成就像画不成老虎反而画得像一头狗一样。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时不再来 《国语 越语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贪官污吏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
凝脂点漆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小枉大直 战国·楚·尸佼《尸子》下卷:“孔子曰:‘绌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弗为也。”
洗心涤虑 宋 苏轼《策略二》:“而天下皆洗心涤滤,以听朝廷之所为。”
败于垂成 宋 无名氏《释常谈 败于垂成》:“凡事欲成却不成,谓之败于垂成。”
海中捞月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临安府也没奈何,只得行个文书访拿,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无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史记·汲郑列传》:“使黯(汲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支离繁碎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为学两端》:“近时为学不过两端,一则径趋简约,脱略过高;一则专务外驰,支离繁碎。”
魂摇魄乱 明·张伯起《泣颜回·题恨》:“梦中亲见,诉不出许多情话,魂摇魄乱,那些儿一刻千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