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故事


拼音 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基本解释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出处 《北齐书 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典故

公元550年,北朝东魏的孝静帝被迫将帝位让给专横不可一世的丞相高洋。从此,北齐代替了东魏。高洋心狠手辣,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及其三个儿子,来个斩草除根。

高洋当皇帝第10年6月的一天,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一个不祥之兆:自己篡夺的皇位快保不住了。于是,把一个亲信召来问道:“西汉末年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光武帝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来?”那亲信说不清这是什么道理,随便回答说:“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因为他没有把刘氏宗室人员斩尽杀绝。”

残忍的高洋竟相信了那亲信的话,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宗室近亲44家共700多人全部处死,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开后,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也非常恐慌,生怕什么时候高洋的屠刀会砍到他们头上。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

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气愤地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

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已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话报告了高洋。高洋立即逮捕了景皓,并将他处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赐他姓高,并且升了官。

但是,残酷的屠杀不能挽救北齐摇摇欲坠的政权。三个月后,高洋因病死去。再过18年,北齐王朝也寿终正寝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鼻垩挥斤 典出《庄子 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天不憗遗一老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不憗遗一老,俾守我王。”
修旧利废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废《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十行俱下 《梁书 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溢于言外 叶圣陶《倪焕之》:“郑重叮咛的意思,溢于言外。”
舞榭歌台 南宋·辛弃疾《永遇乐》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甜言媚语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滴珠叹了一口气缩做一团,被吴大郎甜言媚语,轻轻款款,扳将过来。”
不立文字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暗中摸索 唐 刘餗《隋唐嘉话》中卷:“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刘孝绰)、沈(沈约)、谢(谢眺),暗中摸索着,亦可识之。’”
甘为戎首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毋为戎首,不亦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