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赵帜易汉帜的成语故事


拼音 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

基本解释 帜:旗帜;易:换。比喻偷换别人的胜利成果。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候列传》:“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拔赵帜易汉帜的典故

西汉初年,韩信率汉军攻打赵军,即将到达井陉口,先挑选轻骑2000人,人持一红色旗帜,抄小路埋伏在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引诱赵军。赵军倾巢而出,汉军佯败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冲进赵军营中挂上汉军红旗,赵军因此大败。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高亭大榭 宋·李恪非《书洛阳名园记后》:“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
至小无内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一座尽倾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住,一座尽倾。”
风行草从 《后汉书·郎顗传》:“故《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浊。”
不可估量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撒痴撒娇 茅盾《参孙的复仇》:“觉得自己太没脸,也觉得人家对他只有虚情假意,所以撒痴撒娇,定要问个明白。”
衮衣绣裳 《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大度豁达 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公大度豁达,殊不介意。”
三魂出窍
累苏积块 清 钱谦益《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岩憩维摩寺》诗:“恍然生身色界上,累苏积块何足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