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的成语故事
拼音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基本解释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的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在颖阳一带打仗,由于没有后援,刘邦准备放弃敖山粮仓,找谋士郦食其商量。郦食其认为称王要依赖百姓,百姓又依赖粮食。要想赢得战争,必须占据敖仓,才能稳住军心。刘邦赞同并奋勇作战取得了胜利。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年轻力壮 | 骆宾基《千人塔下的声音》:“我立即走过去,因为我年轻力壮。” |
哀矜惩创 | 宋 苏轼《刑赏忠孝之至论》:“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
以疑决疑 | 《荀子·解蔽》:“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 |
气焰嚣张 | 《手术台就是阵地》:“气焰嚣张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等消灭了五百多人。” |
出自意外 | 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记》:“丘之小不能一亩……余怜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
开心写意 | 唐·李白《扶风豪士歌》:“愿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
马齿徒增 | 《穀梁传 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平治天下 | 《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
焦心如焚 | |
泮林革音 |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