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的成语故事


拼音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基本解释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的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在颖阳一带打仗,由于没有后援,刘邦准备放弃敖山粮仓,找谋士郦食其商量。郦食其认为称王要依赖百姓,百姓又依赖粮食。要想赢得战争,必须占据敖仓,才能稳住军心。刘邦赞同并奋勇作战取得了胜利。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忧国忘私 《古文苑·楚相孙叔敖碑》:“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
皓首穷经 唐 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诗:“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禅世雕龙 《后汉书 崔骃传赞》:“崔为文宗,世禅雕龙。”
把持包办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规定共产党员应当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就是针对着这一部分还不明白党的政策的同志而说的。”
水尽山穷 北周·庾信《宇文常神道碑》:“山穷水断,马束桥飞。”
整整截截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入其门,升其堂,整整截截,动有条理。”
全其首领 汉·杨恽《极孙会宗书》:“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得全其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列土分茅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军前累立功劳大,列土分茅受大封。”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南史·庾仲文传》:“言‘仲文贵要异他尚书’,又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为异也。”
蝉蜕龙变 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序》:“蝉蜕龙变,弃俗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