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之扬之,糠秕在前的成语故事


拼音 bǒ zhī yáng zhī,kāng bǐ zài qián

基本解释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的典故

东晋时期,司马昱邀请王坦之和范启前去议事,范启年龄大而官位小,王坦之年龄小而官位大。他们两人互相谦让让对方走前头。王坦之走在范启前开玩笑说“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启反唇相讥:“淘啊汰啊,沙砾在后。”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成千成万 叶圣陶《小病》:“倘若在广大的都城里,聚集了成千成万的听众,教伊当众唱出这很好的歌,该会增进人们彼此之间的了解。”
经武纬文 南朝·梁·沈约《棋品序》:“若夫入神造极之灵,经武纬文之德,故可与和乐等妙。”
知其不可为而为 郭沫若《南京印象》:“许多事情明明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但却丝毫也不能放松,不肯放松。”
始终不渝 《晋书 陆晔传》:“格勤贞固,始终不渝。”
一枕南柯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
风月场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陈大郎是走过风月场的人,颠鸾倒凤,曲尽其趣,弄得妇人魂不附体。”
外刚内柔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兵戈既起,将帅擅权,武吏功臣,过求姑息。边蕃远郡,得以骄矜,外刚内柔,上陵下替,此为屈辱又非多乎?”
循常习故 汉·仲长统《昌言·法诫》:“又中世之选三公也,务于清悫谨慎,循常习故者。”
爱民如子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画龙点晴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