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窠臼的成语故事
拼音 bù luò kē jiù
基本解释 窠臼:旧框框;老套子;现成格式。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也作“不落俗套”。
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不落窠臼的典故
中秋夜,贾府在大观园中设团圆宴,众人散去后,林黛玉独自凭栏伤心流泪,史湘云来安慰她。两人转换话题,改对月吟诗联句,她们就大观园的建筑名称由来而发感慨,其中“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的取名不落窠臼。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操纵自如 |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若遇风平浪静的时候,他驾驶的情状,亦有操纵自如之妙。” |
贪大求全 | |
取予有节 | 《淮南子·本经训》:“取予有节,出入有时。” |
天壤之判 | 老舍《老张的哲学》:“老张享受的是精神,真是天壤之判了。” |
千载一会 |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千载一会,论说无疑。” |
无人之地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里,凿山为道,造作桥阁。” |
缨緌之徒 |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 |
甜蜜动听 | |
鉴貌辨色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守清禅师》:“僧曰:‘争知某甲不肯?’师曰:‘鉴貌辨色。’” |
燕雀之见 | 清·戴名世《朱翁诗序》:“[翁]乃欲为鸿飞之冥冥,于人世已不复置其一喙,而吾犹呶呶焉为之悲怜其遇,其犹燕雀之见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