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郎不秀的成语故事


拼音 bù láng bù xiù

基本解释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出处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沈万三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不郎不秀的典故

明朝时期,田艺蘅《留青札记》中记载:元朝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秀”是最高级别,“郎”是最下的,至明朝时称鄙人为“不郎不秀”,是指不高不下。良莠不齐就是不郎不秀,称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鸾歌凤舞 《山海经 大荒南经》:“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瘗玉埋香 南宋·吴文英《莺啼序》:“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碧波荡漾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碧波荡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八公草木 《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弟男子侄 清 张南庄《何典》第二回:“不一时,催命鬼领了几个弟男子侄来到庙前。”
勤学好问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大气磅礴 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洪炉点雪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佛印师四调琴娘》:“他原是明悟禅师转世,根气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炉点雪。”
朱颜粉面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八义记·驸马赏灯>》:“金鼎热风脑龙肝,花烛映朱颜粉面。”
伯道无儿 唐 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