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郎不秀的成语故事


拼音 bù láng bù xiù

基本解释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出处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沈万三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不郎不秀的典故

明朝时期,田艺蘅《留青札记》中记载:元朝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秀”是最高级别,“郎”是最下的,至明朝时称鄙人为“不郎不秀”,是指不高不下。良莠不齐就是不郎不秀,称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可抗拒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这个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十六回:“丑媳妇总得要见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罢。”
一日身死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絮驾,故人重之。”
谈吐生风 清·王韬《淞滨琐话·田荔裳》:“则其人殊魁梧俊伟,谈吐生风。”
辞尊居卑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毛羽零落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桃李春风 宋·杨万里《送刘童子》诗:“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
大人不记小人过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3回:“你不必如此。大人不记小人过,饶恕你便了。”
鲸波鳄浪 清·南荃居士《海侨春传奇·疯诉》:“望鲸波鳄浪连天涌,莽天涯沓沓濛濛。”
毛里拖毡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一步步似毛里拖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