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掘坟墓的成语故事
拼音 zì jué fén mù
基本解释 掘:挖。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比喻自己为自己的失败或灭亡准备了条件。
出处 晋 葛洪《神仙传》:“便一一以手裂坏之,又画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径去。”
自掘坟墓的典故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准备讨伐东吴,行动前请人去找意其来占卜吉凶。意其来到后,刘备十分客气地接待他,并说明意图。意其不说话,只是在白纸上画很多兵马,一一撕碎。然后再画一个大人,在地上挖一个洞埋了。后来刘备东征失败告终。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一席之地 | 《旧唐书 后妃传上》:“妇人智识不远,有忤盛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
| 恼羞成怒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
| 进俯退俯 | |
| 进退存亡 | 《周易 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
| 万箭穿心 | 《野叟曝言》第七回:“[璇姑]再听到哥子末后一段说话,真如万箭穿心,竟放声大哭起来。” |
| 通风报信 | 清 颐琐《黄绣球》第20回:“那掌柜的说他恶毒,跟手叫送棺材到陈府上去的通风报信,一面地保就在内看守了这掌柜的。” |
| 节衣缩食 | 宋 陆游《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
| 洗心革面 | 晋 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
| 引吭高歌 | 晋 张华注《离经》:“搏则利嘴,呜则引吭。” |
| 声势浩大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