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蛇的成语故事
拼音 táng láng bǔ shé
基本解释 形容只要方法得当,敢于斗争,以弱制强。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螳螂捕蛇》:“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
螳螂捕蛇的典故
古时张某在山崖边路过,见一条碗口粗的大蛇在树丛中摆来摆去,尾巴把树枝都打断了,他仔细观察,一只小螳螂爬在巨蛇的头顶上,用一对刺刀般锋利的前腿抓着蛇的脑袋不放,任凭大蛇折腾也不松开,后来大蛇居然死去。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破巢馀卵 | |
| 犬牙相接 | 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丧》:“甘州之诸屯,犬牙相接。” |
| 玉楼赴召 | 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
| 眉睫之利 |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图眉睫之利,不顾充要。” |
| 同文共规 | 南朝·梁·江淹《恨赋》:“削平天下,同文共规。” |
| 餔糟啜醨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
| 不足回旋 | |
| 鸾姿凤态 | 《云笈七签》卷五:“弟子十八人,并皆殊秀,然鸾姿凤态,眇映云松者,有韦法昭、司马子微、郭崇真。” |
| 忧盛危明 | 明·陈继儒《读书镜》第二卷:“夫忧盛危明,辟邪镇恶,此皆臣子一念忠义所发,诚不可已。” |
| 恋酒贪色 | 金·马钰《满庭芳·化胡了仙兄弟》:“三尸调引,六贼迷惑,自然斗乱魂魄,镇日争财竞气,恋酒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