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井下石的成语故事
拼音 luò jǐng xià shí
基本解释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出处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落井下石的典故
唐朝时期,御史大夫柳宗元因为过失而被贬至柳州刺史,他在柳州忧郁不得志而死。文学家韩愈见好友被小人进谗言而替他打抱不平,为他写墓志铭深刻揭露那帮落井下石的人,同时也提醒世人要警惕那些平时指天发誓掏心窝的人。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盈盈欲笑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冈仙》:“见镜中人忽现正面,盈盈欲笑。” |
野草闲花 | 宋 辛弃疾《定风波》词:“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 |
绝色佳人 | 《汉书 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
朝成夕毁 | 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后宫之费不下一敌国,金玉锦绣之工,日作而不息,朝成夕毁,务以相新。” |
慢慢腾腾 | 徐光耀《平原烈火》:“生是你麻痹大意,慢慢腾腾闹的。” |
心腹之害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 |
以沫相濡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
望洋而叹 | 明·唐顺之《与陈后冈参议书》:“俟他日有持《后冈先生集》示我者,我当望洋而叹,或尾后作一二句跋语是则可耳。” |
暗室私心 | 明 陆采《明珠记 却婚》:“丈夫然诺重如山,暗室私心鬼神见。” |
哼哼唧唧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他们那里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