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力同心的成语故事


拼音 lù lì tóng xīn

基本解释 戮力:合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戮力同心的典故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桀是一位暴君。他荒淫无道,凶狠残暴,使得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商是一个诸侯小国,位于夏朝的东面。商的国君汤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联络各地诸侯,积极积蓄力量,并遍访贤士准备推翻夏桀的统治。

一天,有人报告商汤说,贤士伊尹正在莘国的郊外隐居。商汤听了立刻派使者带上重金厚礼去请伊尹前来。商汤派使臣去了两次,但伊尹都没有答应,于是商汤便亲自去请。他的一片诚意感动了伊尹,伊尹最终决定辅佐商汤推翻夏朝统治。在伊尹的辅佐下,商的国力日益强盛,于是商汤决定兴师伐夏。在大军出发之前,商汤在军中发布的誓师文告写道:“夏朝君主桀罪恶滔天,老天也决意要消灭他。上天让贤士伊尹来辅佐我,要我同他齐心合力(这里的齐心合力就是翻译的戮力同心的意思,原文就是该成语),治理天下。你们要奋勇战斗,帮我完成上天交予的任务。”两军交战后,商军英勇善战,而夏军却士气全无,终于被打得溃不成军,四下逃散。由于商汤和伊尹君臣同心合力,终于推翻了夏桀的残暴统治。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摧坚陷阵 《南齐书 桓康传》:“随世祖起义,摧坚陷阵,膂力过人,所经村邑,恣行暴害。”
滴水不漏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不得人心 《太平经》:“十伤三者,不得人心。”
勇而无谋 晋 陈寿《三国志 荀攸》:“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
角立杰出
发家致富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这个村子里的‘大能人’,更关心的却是个人的发家致富。”
孚尹旁达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问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
耳不离腮 李文元《婚事》:“别人说他俩是耳不离腮,影不离形,好的活像一个人。”
菲食薄衣 《梁书·武帝纪上》:“其中有可以率先卿士,准的甿庶,菲食薄衣,请自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