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力同心的成语故事
拼音 lù lì tóng xīn
基本解释 戮力:合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戮力同心的典故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桀是一位暴君。他荒淫无道,凶狠残暴,使得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商是一个诸侯小国,位于夏朝的东面。商的国君汤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联络各地诸侯,积极积蓄力量,并遍访贤士准备推翻夏桀的统治。
一天,有人报告商汤说,贤士伊尹正在莘国的郊外隐居。商汤听了立刻派使者带上重金厚礼去请伊尹前来。商汤派使臣去了两次,但伊尹都没有答应,于是商汤便亲自去请。他的一片诚意感动了伊尹,伊尹最终决定辅佐商汤推翻夏朝统治。在伊尹的辅佐下,商的国力日益强盛,于是商汤决定兴师伐夏。在大军出发之前,商汤在军中发布的誓师文告写道:“夏朝君主桀罪恶滔天,老天也决意要消灭他。上天让贤士伊尹来辅佐我,要我同他齐心合力(这里的齐心合力就是翻译的戮力同心的意思,原文就是该成语),治理天下。你们要奋勇战斗,帮我完成上天交予的任务。”两军交战后,商军英勇善战,而夏军却士气全无,终于被打得溃不成军,四下逃散。由于商汤和伊尹君臣同心合力,终于推翻了夏桀的残暴统治。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羞当面 |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君子不羞当面,我有什么弊病处。 |
黄雀在后 | 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七老八十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 |
欢欣鼓舞 | 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
通商惠工 |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
自利利他 | 《佛遗教经·众生得度》:“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
息息相通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他这店就是华中堂的本钱,他们里里头息息相通,岂有不晓得的道理?” |
一掷千金 | 唐 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
自行其是 |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 |
一步一鬼 | 汉·王充《论衡·订鬼》:“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