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形于色的成语故事
拼音 yì xíng yú sè
基本解释 义:正义;伸张正义;形:表现;见之于形;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
出处 《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义形于色的典故
魏文帝称帝,陈群面带愁容,文帝问他:“朕顺应天命即位,你为什么不高兴?”陈群回答说:“臣和华歆铭记先朝,现在虽然欣逢盛世,但是怀念故主恩义的心情,还是不免要流露出来。”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遣兵调将 | 《禅真逸史》第二八回:“再说延州府丞汤思忠遣兵调将已定,然后自领马步军兵,离寨伺候。” |
| 根盘蒂结 | 明·李东阳《读唐史》:“惟公言正论,不可则止,而根盘蒂结于君心者,不可猝拔。” |
| 弄假成真 | 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
| 尽节竭诚 | 《魏书·吕罗汉传》:“自非尽节竭诚,将何以垂名竹帛?” |
| 扶危定倾 | 《周书·李基传》:“太祖扶危定倾,威权震主。” |
| 千言万说 | 《鹖冠子·世兵》:“千言万说,卒赏谓何。” |
| 冷酷无情 | 老舍《一封家信》:“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都是责难他的!她的形影与一切都消逝了,他眼前只是那张死板板的字,与一些冷酷无情的字!” |
| 旁指曲谕 | 宋·王禹偁《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知属吏过失,未尝面言,必因公宴引数十年前事,曰某人尝为某过得某罪,旁指曲谕,微警戒之。” |
| 一帆顺风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三只大船载了许多人马头领,却投穆太公庄上行,一帆顺风,早到岸边埠头。” |
| 唇辅相连 | 语出《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