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时务的成语故事
拼音 bù shí shí wù
基本解释 不识:不认识;务:事务;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结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不识时务的典故
东汉末年,名士孔融恃才傲物,经常讥讽、反对曹操。他写信嘲笑曹操攻打乌恒、平定边镇之乱;写文反对曹操提出的禁酒尚俭的生活作风。曹操很恼火,又因为孔融名气较大,不便下手处罚他。后来曹操当上汉献帝大将军及丞相,实际操纵了中央政权。孔融不满于曹操的篡位,又百般反对。曹操终于借故将孔融满门抄斩。东汉的荀悦在编著《汉记》时,称孔融的行为“不识时务”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风吹日炙 | |
| 深惟重虑 |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今天深惟重虑,明太平以弼朕失。” | 
| 各得其宜 | 《荀子·正论》:“圣王在上,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 
| 各门另户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各门另户,谁管谁的事?” | 
| 百依百随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颜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随,轻怜重惜,卖俏迎奸。” | 
| 狐疑不断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 
| 瘠人肥己 | 明·屠隆《昙花记·冥司断案》:“众生多犯悭贪谋夺强占,瘠人肥己,毫厘不舍,共若干起。” | 
| 朝荣夕悴 | 《魏书·韩显宗传》:“然官位非常,有朝荣而夕悴。” | 
| 碧瓦朱檐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雕梁画栋,碧瓦朱檐。” | 
| 当机立决 | 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国家设官分职,秩有大小,权亦有等差:斩绞者奏请定夺,军流决于臬司,徒决于府,枷仗决于县,法至良也。所患者,不能当机立决,必待报而后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