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自若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én sè zì ruò
基本解释 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坐上宾客相贬笑。”
神色自若的典故
晋朝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陈留阮籍母亲死后,他哀毁骨立在晋文王那里饮酒吃肉,司隶何曾对文王说阮籍有重孝还饮酒吃肉,应该流放到海外。文王说他因哀痛过度伤身而得病,饮酒吃肉不越礼。阮籍任凭他们议论,吃个不停,神色自若。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年轻力壮 | 骆宾基《千人塔下的声音》:“我立即走过去,因为我年轻力壮。” |
| 哀矜惩创 | 宋 苏轼《刑赏忠孝之至论》:“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
| 以疑决疑 | 《荀子·解蔽》:“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 |
| 气焰嚣张 | 《手术台就是阵地》:“气焰嚣张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等消灭了五百多人。” |
| 出自意外 | 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记》:“丘之小不能一亩……余怜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
| 开心写意 | 唐·李白《扶风豪士歌》:“愿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
| 马齿徒增 | 《穀梁传 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 平治天下 | 《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
| 焦心如焚 | |
| 泮林革音 |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