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在弦上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ǐ zài xián shàng
基本解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 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矢在弦上的典故
东汉末年,袁绍为了攻打曹操,让陈琳写一篇《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列举曹操的罪状,大骂曹操祖宗三代。袁绍官渡之战败给曹操,陈琳也趁机投靠曹操。曹操问陈琳为什么写那篇檄文,陈琳说那时箭在弦上被袁绍所逼而写。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行思坐筹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 |
| 亏名损实 | 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至于亏名损实,为国为身,知其不可。” |
| 众口交詈 | 清 夏燮《中西纪事 海疆殉难记上》:“牛督拥兵护逃,众口交詈。” |
| 贱入贵出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一回:“至于涉险履危,梯山航海,贱入贵出,贸易开张,能思善算。” |
| 夸诞生惑 | 战国·赵·荀况《荀子·不苟》:“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
| 谈辞如云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符融传》:“融幅巾奋裒,谈辞如云。” |
| 顺之者兴,逆之者亡 |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以万丈之气焰,磅礴冲击于全世界人人之脑中,顺之者兴,逆之者亡。” |
| 四分五剖 | 汉·扬雄《解嘲》:“往者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 |
| 以权达变 | 清·王韬《变法自强》下:“不知时之所尚,势之所趋,终贵因事制宜,以权达变。” |
| 析珪胙土 | 清钮琇《觚剩 圆圆》:“今我王析珪胙土,威镇南天,正宜续鸾戚里,谐凤侯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