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澄清的成语故事
拼音 lǎn pèi chéng qīng
基本解释 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范滂》:“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揽辔澄清的典故
东汉时期,冀州发生饥荒,那些贪官污吏们照样过着糜烂的奢侈生活,对灾民不闻不问,饥民们纷纷起来造反。朝廷派范滂为清诏使前去考察情况。他接到命令感到责任重大,临行时他在马上手执缰绳对随从说:“一定要查明真相,澄清天下。”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眉飞目舞 | 许地山《黄昏后》:“这老人家在灯光之下说得眉飞目舞。” |
| 帷箔不修 | 宋·王禹偁《补李揆谏改葬杨妃疏》:“内乃帷箔不修,衽席无别,遂使帝心荡于上,人心怨于下。” |
| 自比于金 | 《新唐书·魏徽传》:“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得便尔。” |
| 羽檄交驰 | 宋·张孝祥《衡州新学记》:“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 |
| 雨泽下注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
| 五劳七伤 | 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糊突虫云:'我会医五劳七伤。'” |
| 朝歌暮弦 | 宋 周密《武林旧事 歌馆》:“外此诸处茶肆,清乐茶坊、八仙茶坊……各有等差,莫不靓妆迎门,争妍卖笑,朝歌暮弦,摇荡心目。” |
| 损己利物 | 《周书·孝义传序》:“则温枕扇席,无替于晨昏;损己利物,有助于名教。” |
| 声色货利 | 《尚书 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 |
| 转死沟渠 | 《梁书·武帝纪上》:“征发闾左,以充缮筑。流离寒暑,继以疫厉,转死沟渠,曾莫收恤,朽肉枯骸,乌鸢是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