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风声的成语故事
拼音 hè lì fēng shēng
基本解释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 《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鹤唳风声的典故
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击秦军。苻坚登上寿阳城,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秦军大败,在溃逃的过程中听到风声或鹤叫声,都以为是追兵。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踢天弄井 |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你道有左慈术踢天弄井,项羽力拔山也那举鼎。” |
| 心和气平 | 宋·苏辙《既醉备五福论》:“醉而愈恭,和而有礼,心和气平,无悖逆暴戾之气干于其间。” |
|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宗璞《南渡记》第六章:“岂不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李姐姐身体会好起来。” |
| 黄泉之下 | 《左传 隐公元年》:“誓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
| 兴会标举 | 《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
| 一隅之说 | 《后汉书·王充等传论》:“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说。”李贤注:“一隅谓一方偏见也。” |
| 重足而立 | 西汉 贾谊《过秦论》下:“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
| 明于治乱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 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所以说:‘贵人无死法。’又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
| 发策决科 | 汉·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