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蹈覆辙的成语故事
拼音 chóng dǎo fù zhé
基本解释 重:再一次;蹈:踏上;覆:翻倒;辙:车轮轧出的痕迹。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武传》:“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重蹈覆辙的典故
东汉时,桓帝宠幸宦官,导致宦官互相勾结,垄断朝政,陷害忠良。李膺和杜密等忠良大臣纠集太学生郭泰等人竭力铲除宦官。公元一六六年,宦官们在桓帝面前诬告李膺等人造反,桓帝听信馋言,下令把李膺等忠良大臣关进大牢,人数多达几百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党锢之祸”。
当时,窦武的女儿是皇后,窦武受封为侯爵,他为人正直,从不仗势欺人。看到宦官的胡作非为,十分愤慨,上书对桓帝说:“如果再让宦官这样胡作非为下去,将会像秦朝二世一样,因为给庞臣太多的权力,导致庞臣造反作乱,最终失去江山,陛下可要吸取教训,千万别重蹈覆辙呀!”桓帝经过窦武提醒,体会到自己的错误,于是就放了李膺等人,结束了“党锢之祸”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吹毛求瑕 |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
| 先号后庆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申屠刚鲍永等传赞》:“鲍永沉吟,晚乃归正,志达义全,先号后庆。” |
| 震风陵雨 | 汉·扬雄《法言·吾子》:“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 |
| 勇动多怨 | 战国·宋·庄周《庄子·列御寇》:“智慧外通,勇动多怨,仁义多贵。” |
| 捉贼见赃 | 元 李文尉《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脏,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 |
| 厚貌深辞 | 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小娥厚貌深辞,聪明端特,煤炼指跛足,誓求真如。” |
| 朝趁暮食 |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人都叫我王小二……家中穷窘,朝趁暮食。” |
| 闭门思愆 | 《三国志 蜀志 来敏传》“坐事去职”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
| 海涸石烂 | 清·秋瑾《精卫石》第二回:“海涸石烂情无改,正欲归坐续言词。” |
| 隐名埋姓 | 元·李爱山《寿阳曲·厌纷》曲:“离京邑,出凤城,山林中隐名埋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