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度陈仓的成语故事
拼音 àn dù chén cāng
基本解释 度:通“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出处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暗度陈仓的典故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争夺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日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敌军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沉灶产蛙 | 《国语·晋语九》:“晋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战国策·赵策一》:“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升蛙,人马相食。” |
| 以荷析薪 | 《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
| 慈明无双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荀爽传》:“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
| 马水车龙 | 清·黄瘦竹《<淞南梦影录>题词》:“即今马水车龙地,曾是青撛白骨场。” |
| 有凤来仪 |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
| 欺天诳地 |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
| 晚节黄花 | 宋·韩琦《九日小阁》诗:“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
| 白首无成 | 宋·陆游《谢钱参政启》:“名场蹭蹬,几白首以无成,宦海漂流,顾青衫而自笑。” |
| 神灭形消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鸟迹耳。” |
| 慌慌张张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身上穿得整整齐齐,脚儿走得慌慌张张,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