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梦笔的成语故事
拼音 jiāng yān mèng bǐ
基本解释 传说南朝梁江淹夜梦郭璞索还五色笔,尔后为诗遂无佳句。后因以“江淹梦笔”喻才思减退。
出处 元·白朴《恼煞人》:“宋玉悲秋愁闷,江淹梦笔寂寞,人间岂无成与破。”
江淹梦笔的典故
南朝梁时期,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刻苦读书,文思敏捷,作品深得众人喜爱。官至光禄大夫后文章大不如以前,诗也平淡无奇。原来他去宣城游玩时,在冶亭梦中见到郭璞,郭璞向他讨还五色笔,从此就文思枯竭,才能丧尽。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辨菽粟 | 清 龚自珍《农宗》:“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
随才器使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 |
饮风餐露 | 明·无名氏《破天阵》第一折:“黄冠鹤氅,息气养神,导咽还丹,饮风餐露。” |
沉几观变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回:“沉几观变,前事可师。” |
三头六证 | 克非《春潮急》:“心想,横竖抵死不认帐,只你徐元菊一个人,缺少三头六证,未见得就给我说死了。” |
细不容发 | 《晋书·卫瓘传》:“焕若星陈,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发。” |
寸男尺女 | 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俺两口儿自成夫妇,已经数载,寸男尺女皆无。” |
衣不重彩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吴王闻越王尽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虽有五台之游,未尝一日登玩。” |
羽翮已就 |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
及溺呼船 | 《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肉,及溺呼船,悔之无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