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闭户的成语故事


拼音 yè bù bì hù

基本解释 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秩序、风气很好。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夜不闭户的典故

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因逃难到秦国,主张法制国家,受到秦孝王的重用,他先后制定一系列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严明,不循私情。经过一段时间,秦国社会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国力强盛。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老虎头上搔痒 蔡东藩《明史演义》第63回:“今严嵩父子,威焰薰天,一百个仇鸾,尚敌不过他,老虎头上搔痒,无补国家,转取祸戾,何苦何苦!”
檀郎谢女 唐·李贺《牡丹种曲》诗:“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忸怩不安 茅盾《子夜》七:“在屠维岳的锋芒逼人的眼光下,这张长方脸儿上渐渐显现了忸怩不安的气色。”
称体载衣 《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官止神行 《庄子·养生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山南海北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去天尺五 宋·黄庭坚《醉蓬莱》词:“尽道黔南,去天尺五。”
义愤填膺 南朝 梁 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庸庸碌碌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卿等居持衡秉鉴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别贤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
杀人灭口 《新唐书·王义方传》:“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