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听偏信的成语故事
拼音 piān tīng piān xìn
基本解释 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以为真;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偏听偏信的典故
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魏征做宰相,他问魏征怎样才能成为贤明皇帝。魏征说尧舜善于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所以就贤明,能保住天下;他又说秦二世、梁武帝和隋炀帝偏听偏信,不去了解真实情况,所以就亡国。唐玄宗认为言之有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 冒里冒失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回:“这粉嫩的手,怎的冒里冒失,捏他一把!” |
|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
| 装神弄鬼 | 宋 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12出:“我舞得,弹得,唱得。折莫大擂鼓吹笛,折莫大装神弄鬼。” |
| 间不容息 | 《文子·道原》:“时之变则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及。” |
| 无中生有 | 先秦 李耳《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 口诛笔伐 |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
| 攻其不备 |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
| 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 《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第一卷:“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
| 指点江山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