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的成语故事
拼音 qiān fū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
基本解释 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同“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出处 宋 苏轼《讲田友直字序》:“韩城田益,字迁之。黄庭坚以谓不足以配名,更之曰友直……何独取诸此?某曰:夫直者,刚者之长也。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的典故
宋朝时期,韩城人田益,字迁之,他敢于直言进谏,言辞锋利。黄庭坚认为他的名字与为人不相符,帮他改名为田直,这样才能名实相符。朋友在旁边解释道:“夫直者,刚者之长也。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水磨功夫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须用些水磨功夫撩拨他,不怕不上我的钩儿。” |
| 龙腾虎蹴 | 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与一弟三侍卫弃军先进,渡河冲阵,龙腾虎蹴,以四人败敌八百。” |
| 大煞风趣 | 郭末若《<孔雀胆>故事补遗二》:“三十未嫁,不近情理,如作为再醮亦无根据,且觉大煞风趣,因此我仍照原似未改。” |
| 避嫌守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 |
| 东抄西袭 | 《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又会想法,把人家译就的西文书籍,东抄西袭,作为自己译的东文稿子,印出来,人家看得佩服。” |
| 愤世疾邪 | 唐·韩愈《杂说》之三:“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余将特取其愤世疾邪而作之,故题之云尔。” |
| 心孤意怯 |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士卒本将,一朝相失,心孤意怯,难以有功。” |
| 弃车走林 | 《左传·宣公十二年》:“乙卯,王乘左广以逐赵旃。赵旃弃车而走林。” |
| 以言徇物 | |
| 病国殃民 |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