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长物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ēn wú cháng wù
基本解释 除自身外;再没什么别的东西。形容人东西极少。生活简朴或家境贫寒。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身无长物的典故
东晋时期,王恭生活俭朴,他随父亲从会稽来到都城建康,朋友王忱去看望他,两人相谈甚欢,王忱觉得身下的竹席很好,王恭就转手相送,自己改用草席。王忱得知后过意不去,王恭说:“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哀毁骨立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
| 衣不遮身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曹州有一个穷汉,叫做贾仁。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 |
| 如之奈何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
| 恬淡无为 | 先秦 庄周《庄子 刻意》:“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
| 变迹埋名 | 明·梅鼎祚《玉合记·诇约》:“都归欲界,轻财任侠,也属微尘,虽已变迹埋名,还要弃家访道。” |
| 华屋丘墟 | 三国 魏 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
| 晏然自若 | 《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 |
| 正道直行 | |
| 畏口慎事 | 宋·苏轼《答吴子野书》:“近日始畏口慎事,虽已迟,犹胜不悛也。” |
| 地狱变相 | 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吴道子画地狱变相,都人咸观,惧罪修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