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重泰山的成语故事
拼音 sǐ zhòng tài shān
基本解释 比喻死得光荣。
出处 语出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死重泰山的典故
西汉时期,太史令司马迁为实现父亲的遗愿继续编著《史记》,因李陵事件被施以酷刑。他强忍痛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历史巨著《史记》。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对死的认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风掣雷行 | 清·无名氏《游越南记》:“洋场马路,纵横井井,虽不及上海之平坦,而马车洋车往来络绎,风掣雷行。” |
胜残去杀 | 《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
鬼迷心窍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一时鬼迷心窍,后悔不及。” |
暗箭难防 | 《古今杂剧 刘千病打独角牛》第二折:“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我暗算他,搬将过来,则一拳打倒那厮,救你父亲。” |
不识抬举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这和尚好不识抬举。” |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 | 宋·岳珂《程史·徐铉入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耶?” |
谈空说有 | 宋 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
效死输忠 | 《旧五代史 晋书 皇甫遇王清等传伦》:“若乃世道方泰,则席宠恃禄者实繁;世运既屯,则效死输忠无几。” |
妒能害贤 |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妒贤嫉能,御下蔽之。” |
丹书铁券 | 《后汉书 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