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重泰山的成语故事


拼音 sǐ zhòng tài shān

基本解释 比喻死得光荣。

出处 语出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死重泰山的典故

西汉时期,太史令司马迁为实现父亲的遗愿继续编著《史记》,因李陵事件被施以酷刑。他强忍痛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历史巨著《史记》。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对死的认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枕干之雠
共存共荣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80章:“通电就职时列举四项方针:(1)停止内战,(2)外交上采取睦邻主义,冀达共存共荣目的,(3)……”
移风振俗 《新唐书 刘祥道传》:“以去就之官,临苟且之民,欲移风振俗,乌可得乎?”
军法从事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敢有趁灌犯法,辄以军法从事。”
颐神养性 《魏书·显祖纪》:“其践升帝位,克广洪业,以光祖宗之烈,使朕优游履道,颐神养性,可不善欤?”
追风觅影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四折:“跋涉沧溟,才度蓬瀛,真乃是追风觅影。”
洞悉无遗 孙中山《伦敦被难记》:“此人之果为谁,及其抵英国后之一举一动,本使馆洞悉无遗。”
恣意妄为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20回:“吴主皓自改元建制,至凤凰元年,恣意妄为,穷兵屯戍,上下无不嗟怨。”
欹嵚历落 金·元好问《李进之迂轩》诗之一:“欹嵚历落从人笑,潦倒粗疏我自真。”
日新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