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志常在的成语故事
拼音 měng zhì cháng zài
基本解释 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
出处 晋·陶潜《读山海经》诗:“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
猛志常在的典故
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泳时不幸淹死了。她死后变成了叫精卫的鸟,常常从远隔千里的西山衔来木石,投到东海里,想把它填平。《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讲:刑天与黄帝争天下,最后被砍了头,扔到常羊山。刑天没了头,就把自己的乳头变成眼睛,把肚脐变成嘴,挥舞着盾牌和斧子,要和黄帝继续战斗。
晋代诗人陶渊明写道:“精卫衔来小树枝想填平东海,刑天死了还挥舞着盾牌和斧子,他们的雄心壮志真是可歌可泣。”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面貌狰狞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一个个身长臂大,面貌狰狞。” |
| 达士拔俗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至人能变,达士拔俗。” |
| 不大对头 | 老舍《正红旗下》:“他也许真是个职业的伶人吧?可又不大对头。” |
| 蚀本生意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 |
| 清简寡欲 | 《晋书·张协传》:“转河间内史,在郡清简寡欲。” |
| 治兵以信 | 《握奇经·八阵总述》:“治兵以信,求胜以奇;信不可易,战无常规。” |
| 拔群出类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必有天才,拔群出类。” |
| 啖饭之道 | 鲁迅《隐士》:“登仕,是啖饭之道,归隐,也是啖饭之道。” |
| 薰风解愠 | 《孔子家语·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
| 百折千回 | 赵朴初《与日本佛教友人谈时事为拈一偈》:“百折千回心不退,无畏方能施无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