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原的成语故事
拼音 zhú lù zhōng yuán
基本解释 在中原争夺天下。比喻争夺政权。逐:追赶;鹿:比喻帝位、政权。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逐鹿中原的典故
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见韩信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就劝韩信背叛刘邦,自带队伍去与刘邦争天下。可韩信不听他的建议。刘邦打败项羽后,由吕后矫诏设计擒住了韩信,说韩信谋反,一心要除掉他。韩信受刑前后悔极了,说:“我当初不听蒯通之言才会有今天!”杀了韩信后,刘邦下令抓来蒯通,也要治他的罪。临刑前,刘邦说:“你让韩信背叛我,我今天就杀了你,有什么话要说吗?”蒯通一点也不害怕,十分平静地说:“狗都知道要忠实于自己的主人,我那时是韩信的手下,当然不会忠实于你。再者,秦朝已近颓势,天下英雄并起,都在追逐秦朝之政权,谁力量大就会得到它。与你争夺天下的人力量不够才会失败,如果你要杀我那就杀吧。”刘邦听后,觉得蒯通很有胆识,十分欣赏他,就把他放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报应不爽 |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四回:“男男女女,人千人万,那一个不说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
远亲近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凡一应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 |
蛮横无理 | 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六回:“武松在旁边说话不得,恼恨县主得了贿银,这样蛮横无理。” |
皮破血流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饿得慌了,到人家地里劈一穗苞米,被人抓住,打得皮破血流,昏倒在地上。” |
寂寂悄悄 | |
家贫如洗 | 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小生幼习儒业,颇读诗书,争奈家贫如洗。” |
诗云子曰 | 明·刘璋《凤凰池》第一回:“见那诗云子曰、者也之乎的人,他就摇首闭目,只与云锷颖臭味相投。” |
遭逢际会 | 《周书·文帝纪上》:“侯莫陈悦本实庸才,遭逢际会,遂叨任委。” |
飞蛾赴焰 | 《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
白发婆娑 | 清·张岱《自为墓志铭》:“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