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气凌人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èng qì líng rén

基本解释 凌:欺压。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 清 曾国藩《求阙斋语》:“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


盛气凌人的典故

战国时赵太后辅佐年幼的赵孝成王执政,秦国趁机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要求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当人质,赵太后不肯。大臣触龙求见,赵太后装出一幅盛气凌人的样子,触龙入情入理的开导终于使赵太后同意齐国要求。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谈不容口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五卷:“有弘农杨蘧者,曾到岭外,见阳朔、荔浦山水,谈不容口。”
椎埋狗窃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自绛灌至申屠嘉,皆向时棰埋狗窃之人。”
燕翼子孙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治厥孙谋,以燕翼子。”
宅心忠厚 宋·陆游《上赵参政启》:“此蓄伏遇某官造德精微,宅心忠厚。”
磨磨蹭蹭 沈从文《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这里一笔,那边一扫,再来磨磨蹭蹭,十来下,成了。”
寻枝摘叶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
一根一板
宵旰图治 《明史 罗侨传》:“愿陛下慎逸游,屏玩好,放弃小人,召还旧德,与在廷臣工,宵旰图治,并敕法司慎守成律。”
涉笔成雅 清·毛先舒《诗辩诋》第一卷:“于物无择,而涉笔成雅;于思无豫,而往必造微。”
伴风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