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之桑榆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ōu zhī sāng yú
基本解释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收之桑榆的典故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将冯异与邓禹去围剿赤眉农民起义军,邓禹与义军交战后不幸损兵折将,冯异命令部队加强防御,收拢溃散的散兵,同时派军装成赤眉军打入其内部,结果大获全胜。朝廷下文书表彰他们的战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无一可 |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彰君之恶伤私义,二者无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轻于齐而累于楚也。” |
桑榆暮景 |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教子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 |
不食烟火 | 《终有报》第一回:“人都道他不食烟火,体气欲仙。” |
求爹爹告奶奶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浑身是铁,打得多少钉儿?替你添羞脸,到处求爹爹告奶奶。” |
救民于水火 | 《孟子·滕文公下》: “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
临阵磨刀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 |
解发佯狂 |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 |
不丰不俭 | 见“不丰不杀”。 |
千古奇冤 | 周恩来《千古奇冤》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