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程万里的成语故事


拼音 péng chéng wàn lǐ

基本解释 鹏:指传说中的大鸟;能飞行万里;程:里程。大鸟飞行的路程万里之遥。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鹏程万里的典故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种鹏鸟,是一种名叫“鲲”的大鱼变成的。它的背长达几千里。每年六月,它都要飞往南海的“天池”,它把翅膀一拍,天池的水就被击起三千里的浪花。它乘着旋风,一下子能飞越九万里的高空。一些小鸟很不理解地问它:“你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以外的天边呢?”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编了一句成语“鹏程万里”,用来比喻前程非常远大。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天生天杀 汉·张良《阴符经》:“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扪心无愧 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不忍曲作钩,乍能折为玉。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黄梁一梦 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文从字顺 唐 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奉道斋僧 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三折:“我也曾奉道斋僧,敬老怜贫,念寡恤孤。”
北鄙之音 《史记 乐书》:“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枚身死国亡。”
焚骨扬灰 《梁书·侯景传》:“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啖食,焚骨扬灰。”
子丑寅卯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曰:‘如何是十二时?’师曰:‘子丑寅卯。’僧礼拜。师 示颂曰:‘十二时中那事别,子丑寅卯吾今说。若会唯心万法空,释迦、弥勒从兹决 。’”
抱法处势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语出《易 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