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之无的成语故事
拼音 bù shí zhī wú
基本解释 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出处 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不识之无的典故
唐朝时期,大诗人白居易从小就聪明过人,据《新唐书》记载他生下的第7个月就能指认“之无”两字,他的乳母百试不差。他给元稹的信证实:“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
| 设身处地 | 宋 朱熹《礼记 中庸》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
| 电闪雷鸣 |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
| 食淡衣粗 | 宋·苏轼《与蒲传正》:“退居之后决不食淡衣粗,杜门绝客。” |
| 惟命是从 | 汉·刘珍《东观汉记·鲍宣妻传》:“既奉君子,惟命是从。” |
| 伯乐相马 | 《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 |
| 沉潜刚克 | 《尚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
| 鹤发松姿 | 金·元好问《紫微刘丈山水为济川赋》诗:“千章古木散岩谷,鹤发松姿馀典刑。” |
| 时乖运乖 | 明 范受益《寻亲记 告借》:“念奴家时乖运乖,告求人出于无奈。” |
| 不识马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