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保身的成语故事
拼音 míng zhé bǎo shēn
基本解释 明哲:明智;通达事理。指洞察事理、聪慧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也指为了个人得失不坚持原则;与世无争。
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明哲保身的典故
周朝时,宣王重视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因此他的王朝得到振兴。当外族不断入侵时,周宣王派大臣仲山甫到齐地建筑城池。大臣尹吉甫写诗赞美仲山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赞扬仲山甫不辞辛劳。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月没参横 |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友在门,饥不及餐。” |
日干夕惕 | |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狼奔鼠偷 | 清·梅曾亮《朝议大夫台湾府盖君墓志铭》:“公在商州六年,贼出入陕西久,无所掠利,锐欲窥河南甚,狼奔鼠偷,情状捷出。” |
树倒猢孙散 | 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於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猻散赋》一篇。” |
狂朋怪侣 | 宋·柳永《戚氏》词:“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
操纵如意 | 文秉《先拔志始》上卷:“所以太阿下移,而忠贤辈得以操纵如意也。” |
不败之地 | 先秦 孙武《孙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败之地。” |
旦暮入地 | 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 |
慌慌忙忙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0回:“当下二十九筹好汉,各各讲礼已罢,只见小喽啰慌慌忙忙入庙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