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失其鹿的成语故事


拼音 qín shī qí lù

基本解释 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秦失其鹿的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争夺王位一直不分胜负,韩信可以与他们三分鼎足,蒯通劝他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只有高材捷足者先得之。”韩信却选择了帮助刘邦,结果被吕后骗进长乐宫杀害。韩信到临死时才后悔没听蒯通的话。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钟鼓之乐 汉·贾谊《论时政疏》:“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
古肥今瘠 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纵横决荡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誓山盟海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四块玉·女相私>》:“顿忘了誓山盟海,顿忘了音书不寄来。”
喜怒哀惧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凡例》:“艺之兵诗医算,情之喜怒哀惧。”
顺时而动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
雪耻报仇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
峥嵘崔嵬 唐·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正大不阿
大肆铺张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5回:“穆宗皇帝虽有心操办赏灯乐事,终因银根吃紧而不能大肆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