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吓猴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ā jī xià hóu
基本解释 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一个;警戒其余。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的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杀鸡吓猴的典故
从前一个耍猴人买了一只不听话的猴子,艺人十分生气,就到市场买来一只公鸡,对它不断敲锣打鼓,公鸡吓呆了,艺人乘机拿刀杀了公鸡,坐在一旁的猴子也吓坏了,从此只要艺人说什么或敲锣打鼓,猴子就会毫不含糊地执行艺人的指令。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黑灯瞎火 |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呵,你这个时候,走什么,黑灯瞎火的。” | 
| 一刀切 | 刘心武《钟鼓楼》第一章:“世界上的事,没有一刀切的时候,没有一切都合理都美满的时候。” | 
| 同流合污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 
| 徒读父书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 
| 乱世凶年 | |
| 掩人耳目 |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别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 事以密成 | 《韩非子·说难》:“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 
| 微不足道 | 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 
| 鹿死谁手 | 《晋书 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