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实击虚的成语故事


拼音 bì shí jī xū

基本解释 虚:空虚。避开敌人的主力所在,攻击其防御薄弱之处。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避实击虚的典故

公元前623年,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采用避实就虚的作战方法,避免与楚军的中军主力决战,先令其下军向楚右军进攻,因为楚右军是由陈、蔡两国军队组成的弱势部队,一举取胜。晋军主将狐毛又用计诱歼了楚左军,最终取得重大胜利。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事在人为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事在人为耳,彼朽骨者何知。”
片云遮顶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小人到前面死了呵,那生那世,做驴做马,填还这债,若不死呵,但得片云遮顶,此恩必当重报也。”
阴云密布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03回:“二人行不到二里之遥,天就阴云密布。”
犬马之心 西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
洪水猛兽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
幕燕釜鱼 《时敏报·美人禁工新约平议》:“前程正未可量,又何事依人苟安,为幕燕釜鱼之计也乎?”
低声哑气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陈颜低声哑气答道:‘本县知县相公,在此拜方义士。’”
超然自得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忠孝节义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漫诞不稽 宋·洪迈《容斋随笔·史记世次》:“其为漫诞不稽,无足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