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兔俱毙的成语故事
拼音 quǎn tù jù bì
基本解释 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犬兔俱毙的典故
战国时期,齐国准备去攻打魏国,大臣淳于髡认为这样会两败俱伤,十分不利,就对齐王进谏:“天下最快的狗韩子卢去追天下最狡猾的兔子东郭逡,兔子在前面拼命跑,狗也拼命在追,经过一段时间,狗没追上兔子,双方都疲劳而死。”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借贷无门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76回:“迨至资本亏折,借贷无门,流为乞丐,悔之晚矣!” |
| 呼来喝去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 |
| 哄动一时 | 曾朴《孽海花》第32回:“从此芳名大震,哄动一时,窟号销金,城开不夜,说不尽的繁华热闹。” |
| 虚而虚之 | 《草庐经略·虚实》:“虚而虚之,使敌人转疑以我为实。” |
| 容膝之地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 |
| 一家之作 | 《宋书·范晔传》:“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 |
| 事倍功半 | 《孟子 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 晨钟暮鼓 | 宋 陆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
| 一家之计 | |
| 不以人废言 | 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