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行的成语故事
拼音 liàng lì ér xíng
基本解释 量:估量;估计;行:做;干。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量力而行的典故
公元前712年,郑庄公借口许庄公不听周天子的命令,联合齐、鲁两国消灭许国,在处置问题上齐历公提议让鲁国管辖,鲁隐公则提议让郑庄公管辖。郑庄公量力而行将许国分成东西两块,东部由许庄公之弟许叔管,西边交大夫公孙获管辖。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金书铁券 | 唐·罗隐《代武肃王钱缪谢赐铁券表》:“赐臣金书铁券一道。” |
| 磕头如捣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4回:“可汗磕头如捣蒜的说道:‘我等肉眼凡夫,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 |
| 以夷治夷 | 《明史 张祐传》:“以夷治夷,可不烦兵而下。” |
| 铁树花开 | 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花开。”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铁树花开千载易,坠落阿鼻耍出难。” |
| 抵死漫生 | 宋·向滈《西江月》词:“抵死漫生要见,偷方觅便求欢。” |
| 雄鸡断尾 |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
| 隐恶扬善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
| 岁寒知松柏 | 《论语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 怨天忧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
| 跛行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