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箱倒箧的成语故事
拼音 qīng xiāng dào qiè
基本解释 箧:小箱子。把大小箱子里的东西都倒出来。比喻全部拿出来或彻底翻脸。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倾箱倒箧的寻个遍,只是不见。”
倾箱倒箧的典故
晋朝时候,太尉郗鉴很喜爱他的女儿,他听说司徒王道的儿子和侄子们都很好,就叫人前去做媒。媒人把意思和王道一说,王道就请他到东厢房去看哪一个少年可以。这人看过以后,回去对郗鉴说:“王家的几位少年都很好,听说我要替你选女婿,个个都装得一本正经的极力表现自己,只有一个人露着肚子睡在东边的床上吃东西,好象不知道这回事一样。”郗鉴听后,说:“这正是我的好女婿啊!”后来,他又亲自去看,果然满意,便把女儿嫁给了这个少年。这位少年便是王道的侄子,后来有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
郗氏和王羲之结婚后,有一次回娘家,对他的两个弟弟说:王家的人看见谢安和谢万来,立刻把筐子、柜子里收藏的食物都拿出来招待。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积羽沉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 |
海不扬波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
繁枝细节 | 朱自清《罗马》:“这种单纯的对照教人觉得这座建筑是整整的一块。好像直上云霄的松柏,老干亭亭,没有一些繁枝细节。” |
雌黄黑白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9回:“雌黄黑白,旁若无人。” |
相须而行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夫天之与帝,帝之与人,犹头之与足,相须而行也。” |
拔本塞源 | 《晋书 慕容垂载记》:“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复多云。” |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
一塌刮子 | 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咎案》:“他不是如同蒋介石那样,将战争责任一塌刮子推到共产党身上。” |
口衔天宪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恒帝永兴元年》:“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衔天宪。” |
没可奈何 |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清早是死不起床的,点名时监学向床上去拉他,也拉他不动,监学把他也没可奈何。” |